1、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叫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的特点主要是发热,伴有四肢肌肉的酸痛,有纳差、乏力、上腹部不适等表现,有的人会有腹泻等症状。一般实验室检查会发现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会有肌酶指标的升高。对于这样的患者,病情比较重。
2、它引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是一种由蜱虫叮咬引发的严重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自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该病毒在中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辽宁等省份造成了至少36例死亡的公共卫生事件。
3、在2011年8月13日,中国卫生部首次公开了一个重要的医学发现: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发的蜱虫病,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其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潜在的传染性。直接接触这些体液可能会导致感染。因此,对于确诊的病例,医院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
4、SFTSV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于2010年在中国首次发现,属白蛉属。SFTSV是一种单链负性RNA病毒,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可高达3% ~ 30%。更危险的是,最近在宠物身上发现了SFTSV感染。
1、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全面管理策略,旨在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实践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应能迅速识别并处理这类病例,确保及时的病例报告,并强化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
2、医疗机构在处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时,应严格遵循《诊疗方案》(附件2)和《中医诊疗方案》(附件3)中的指导方针进行诊断和治疗。一旦各级医疗机构遇到疑似或确诊的病例,应按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标准进行操作,需在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3、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区启动了针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监测。经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包括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病毒、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中和试验,发现大部分病例样本中存在一种新的布尼亚病毒科病毒。
4、为及时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工作,依据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制定本技术指南。 目的 (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5、在各级医疗机构遇到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时,必须严格遵循《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4)进行操作。首要任务是收集病人的急性期血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机构收集恢复期样本,进行抗体滴度对比检测,以辅助诊断过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以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例如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可以见于重症的细菌感染的患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恶性肿瘤,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对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小板较少导致的体征,对于这个特征,伴有的症状也是比较明显的。一般来说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呕吐等症状,这时候就要注意了。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发烧伴血小板减少,比较常见的就是非特异性的感染,也就是像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或呼吸道感染,在这种情况下会引起血小板、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一些改变,血小板减少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发烧症状解除了,临床上感冒的症状没有了,血小板还会恢复到正常,就没有大问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分几种情况:如果感冒引起来的血小板减少比较常见,有的孩子是病毒感染、发热,化验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减少。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生理因素 剧烈运动:如果在剧烈运动后没有注意休息,可能会使身体大量出汗,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同时由于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也会引起体内血容量下降,进而会出现上述症状。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指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发热疾病,同时血小板有消耗性减少的疾病,该病骨髓中为感染骨髓象,同时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骨髓象,该病为良性疾病。